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一种称为出血热病毒(野鼠类)感染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是:
(1)起病突然,高热伴有头痛、眼眶痛、腰痛、热退后病情不减反而加重。
(2)全身皮下、粘膜出血,颜面、颈、上胸部皮肤潮红如酒醉样。
(3)肾脏损害,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和管型。
(4)出现血压下降表现、休克。
根据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如果能在早期(即发热期)确诊,及时治疗,常能使病人越过危险期,逐渐恢复健康。
灭鼠防螨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1)积极采用各种方法捕鼠。
(2)教育小儿不玩鼠、狗和猫,不吃鼠咬过的食物。
(3)灭螨防螨。灭螨可选用敌敌畏、喷雾。
(4)改善环境卫生及住宿条件。不在肩上背运野外柴草及稻草。
病毒性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组由虫媒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出血和休克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死率较高。在我国能见到的主要有三种,即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和新疆出血热。其中以肾综合征出血热在我国分布最广,因而长期以来我国所说的流行性出血热实际是指本病而言。
各种病毒性出血热临床表现虽有差异,但都有以下几种基本表现。
(1)发热 不同的出血热,发热持续的时间和热型不完全相同,登革出血热多为双峰热,即体温在一天(24小时)中有两个高峰,而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新疆出血热,则多为持续热。
(2)出血及发疹 各种出血热均有出血、发疹现象,但其部位、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轻者仅有少数出血点及皮疹,重者可发生胃肠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大出血。
(3)低血压休克 各种出血热均可发生休克,但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肾综合征出血热休克发生最多而且严重。
如果病人具备以上三方面临床表现,应考虑到病毒性出血热的可能,同时应结合其他症状、流行病学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不论是哪一种出血热,最终确诊必须要有血清学或病毒学证据,即要在患者的血清中查到病毒的抗体或直接从急性期病人的血液中分离出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老鼠。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⒈呼吸道。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⒉消化道。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⒊接触传播。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⒋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⒌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很高。因此,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出血热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不少患者由于出现发热、头痛、尿少、水肿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少数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白细胞数增高,与败血症非常相似。
出血热尚无特异性病原疗法,发病后只能对症治疗,因此,预防尤为重要。
预防出血热的根本措施是灭鼠。据调查,鼠密度在5%以下,可控制出血热流行;鼠密度在1%左右,就能控制出血热发病。因此,在疫区应大面积投放鼠药,采取各种办法开展灭鼠活动;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清除垃圾,消灭老鼠的栖息场所;做好食品保管工作,严防鼠类污染食物;做好个人防护,切忌玩鼠,被打死的老鼠要烧掉或埋掉;不要在野外草地睡觉。
出血热病毒对一般消毒剂十分敏感,加热56℃30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杀灭,因此饮用水应煮沸,剩菜剩饭应加热。
对于可疑病人要立即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