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熟悉常用外用药物剂型的性质及作用特点
常用皮肤科外用药物剂型包括洗剂,又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浊液型;软膏剂,也可分为软膏、乳膏、凝胶剂;还有酊剂、擦剂、醑剂、粉剂、油剂、糊剂、硬膏剂、涂膜剂、气雾剂等。应了解每种剂型的制备特点,以及添加的辅形剂、溶剂、助溶剂、透皮吸收促进剂等,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如混悬剂不宜用于毛发部位,凝胶剂久用可引起皮肤干燥,对发炎组织会引起烧灼感、蛰刺感及瘙痒等。
二、根据皮损的性质和病期选择适宜的剂型
皮肤病可分为不同的病期,如进行期、稳定期、退行期;如同为湿疹也有不同的性质,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其用药差别很大。急性期以红斑、丘疹或水疱为主,无渗液时用混悬剂或粉剂,有大量渗液时,用溶液冷湿敷。亚急性期若皮损呈糜烂,伴少量渗液时,仍用溶液冷湿敷,加外用油剂或糊剂;若皮损呈丘疹或小片增厚,可选择软膏剂、乳膏剂及混悬剂;慢性期,皮损表现为皮肤增厚,角化,干燥,以浸润肥厚为主,可选用软膏剂、乳膏剂;苔藓样变为主,可选用硬膏剂、涂抹剂、酊剂等。
三、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用药范围综合考虑外用药
小儿及妇女的皮肤较为细嫩,耐受力差,用药浓度不能过高;老年人皮肤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用药宜比成人浓度低;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应考虑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会对胎儿、婴幼儿产生影响;大面积应用外用药,尤其表皮有破损,如采用开放性湿敷应注意有吸收中毒的可能性,这时用药范围宜小。
四、根据皮肤的状态及用药的部位选择外用药
皮肤损伤可致角质层丧失屏障作用,从而使药物透皮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大大增强。如一般的皮肤溃疡,可使药物的渗透性超过正常皮肤的3-5倍,甚至原来不能透皮吸收的物质产生透皮吸收,从而引起疼痛、过敏、中毒等副作用。通常颜面、颈部、阴部、臂屈侧皮肤等部位,药物敏感性较强,不宜用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掌部因角质层和透明层较厚,又缺乏毛-皮脂腺结构,透皮吸收能力较差,指(趾)甲外用药物更难渗透,应用拔甲或用小挫刀挫甲板,方可起作用。
五、选择适宜的药物浓度及不同浓度的药物剂型
外用药物常因其浓度不同而治疗作用差异较大,使用不当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3%水杨酸具有消毒和杀菌作用,而 10%水杨酸有软化和溶解角质作用, 20%以上的水杨酸则是1种腐蚀剂;又如苯酚 0.5%- 3%水溶液或软膏,有止痒、镇痛作用, 5%-10%酊剂可用于治疗手足癣、汗疱疹,20%以上的水溶液可用于治疗局限性神经皮炎、软下疳,95%液化苯酚有脱色作用,用于雀斑、黄褐斑等。特别是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先用低浓度,然后根据病情需要和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浓度。
六、根据药物不同性质以及疾病的特点选择外用药
由于皮肤病大多有瘙痒的症状,应注意选择使用止痒药物,止痒药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挥发性物质,如樟脑、薄荷脑、冰片等,另一类为有局部麻醉作用的药物,如石碳酸、地卡因、苯佐卡因等,不能任意用含激素类药代替止痒药使用;对于喹诺酮类药物如盐酸洛美沙星乳膏,具有光毒性,涂药部位要避免光照;癣菌病继发细菌感染时,应先控制细菌感染,然后再控制真菌感染,一般先用含有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的混合制剂,待皮损消退后,单用抗真菌药;糖皮质激素类软膏,一般只需每日1次涂患处即可,长期使用可造成皮肤萎缩、多毛症、继发感染、瘙痒刺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七、正确使用外用药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1使用方法应正确 如混悬剂,用前先摇匀,日涂多次;湿敷应用6~8层纱布,纱布取出挤至不滴水为度,并保持敷料潮湿和清洁,寒冷季节湿敷液还应适当加温。
2贮布条件应适当含凡士林的软膏、 W/O型乳膏受温度影响较大,贮存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室温较高会发生有效成份的迁移,室温较低涂展性能较差;含有机溶剂的药水,要注意瓶塞的密闭,否则溶剂挥发后会析出结晶。
3皮肤病用药时还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现红斑样或湿疹样皮疹,且有瘙痒、头痛等过敏反应,就应立即停药或及时去医院就诊。
4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应更换另一种相同或不同性质的药物。
5用药前,除了要清洗患部外,对于痂皮,应先消毒,并用食物油软化后拭去;对脓性分泌物多的患处,应先用生理盐水浸洗,然后涂药;皮损处若见直径大于0.5 cm的水疱,要以消毒空针筒抽出内容物,保留疱壁。有毛发的部位用药前,应先剃去毛发,然后再上药。
6清洁局部涂药处,不宜用热水和肥皂,以免使局部更受刺激;一般混悬剂用温水冲洗,糊剂用油类擦去。
7皮肤病用药时间和次数也有讲究药 水和洗剂,容易挥发而降低疗效,用药次数相对要多一些,一般每3h搽1次;酊剂、软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混敷应每日数次,每隔5~10min重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