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意识中,急性腹泻似乎等同于肠炎,肚子拉得一厉害,就要吃止泻药,打抗生素。据中国药学会统计的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出现腹泻症状者超过8亿人次,其抗生素平均使用率达84%。
对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张世能表示,其实超过七成的腹泻不必使用抗生素,有些腹泻如秋季腹泻、饮食不当、消化不良、过敏刺激等原因引起的非细菌性腹泻用抗生素是典型的“花钱买罪受”,不仅浪费钱,还会引起耐药菌的产生、菌群失调等多种危害。
非感染性腹泻不需用抗生素
据张世能介绍,从医学角度来说,腹泻不是病,而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很多疾病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症状。
腹泻一般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腹泻又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痢疾、霍乱等)、真菌感染(比较少见,一般免疫力差的人如患有糖尿病、晚期癌症的病人比较容易感染)、寄生虫感染(一般发生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如钩虫病、阿米巴病)等,病程一般少于3个星期。非感染性腹泻是由于过敏刺激、消化不良、使用药物、天气突变等原因引起的腹泻,比较常见的如食物中毒、炎症性肠病等引起的腹泻,还有些药物也可引起腹泻。
有很多病人一拉肚子就要求医生开抗生素,对此,张世能强调,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用抗生素,实际上,非感染性腹泻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现在的普遍现象是抗生素被滥用,许多市民拉肚子不愿上医院,习惯自己随便找些抗生素来吃,如黄连素、氟哌酸等。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张世能介绍,抗生素并不能“包治百病”,70%的患者都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不需要用的用了抗生素是典型的“花钱买罪受”,不仅浪费钱,而且会对病人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株增加
张世能介绍,从临床上来看,如果短期少量的用了抗生素,可能不会引起太大的妨碍,如果时间长剂量大,抗生素的疗效就会逐步下降,导致患者个体的细菌耐药性增强,耐药菌株增加,使包括腹泻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变得困难。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还产生了破坏患者肠道正常菌群的作用,容易继发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给患者遗留难以恢复的后患。张世能举例说,本来自限性的腹泻就快好了,结果由于使用抗生素,杀死了有益的细菌又引起肠炎,就会造成二重感染,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伪膜性肠炎,其就是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或停用抗生素后短期内,特别是在应用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后,突然出现无细胞的黏液腹泻。
对于饮食不当、消化不良、过敏刺激、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非细菌性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没有任何效果的,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使用后会刺激细菌释放毒素,可能出现高热、腹痛、剧烈呕吐等症状。同时,它会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和使用禁忌。因此,在治疗时不应随意服用抗生素。
另外,比较常见的秋季腹泻也不需使用抗生素,它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是5~7天,轮状病毒拉完了会自然痊愈,一般不需治疗。
但遗憾的是,由于秋季腹泻患者大多是小孩,家长或医生治病心切,导致目前医院该病治疗中抗生素使用率高达50%~80%,事实上,用抗生素对孩子只有害没有利, 会使腹泻病迁延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