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可引发心理问题
每个人几乎都会遭遇便秘问题,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受到便秘的困扰。
张泰昌首先指出,要了解便秘,首先该知道什么样的排便规律是正常的。一般来说,正常人每天大便次数为1、2次或2、3天排便1次,多数人会在清晨起来或者早饭后排便。出现以下3种情况就说明人便秘了:排便次数太少,如3天才排便一次或每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干结而且量少;排便不畅,很费力、很困难。
发生便秘可不仅仅是排便比较费劲那么简单,它还会带给便秘者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患者心理障碍,有的患者在就诊时甚至因此说出了“活着没劲”的话,可见便秘给患者心理造成的巨大负担。
此外,因为粪便干燥、排便困难,还会直接引起或加重直肠炎、肛裂、痔等肛门直肠病。硬的粪块压迫肠壁常形成溃疡,便血,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
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事情也不少见,便秘常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脑出血、中风猝死等。由于粪便不能及时排出,有害物质被吸收还可能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食欲不振、腹胀满、嗳气、口苦、肛门排气多也是便秘者经常遇到的问题。更让一些便秘者苦恼的是,由于长时间用力排便导致直肠疲劳,肛门收缩过紧及盆腔底部痉挛性收缩,还会造成不射精或性欲减退、性生活没有高潮。
饮食情绪等导致便秘
张泰昌指出,导致便秘的原因比较复杂,首先是饮食习惯上,如饮食过于精细少渣,如粗粮吃得少,食物中缺乏食物纤维,就容易便秘。其次,身体内液体摄入不足也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原因,如水喝得少。
另外,过分紧张,或是因为忙碌或其他原因忽视便意未按时排便;或生活习惯突然改变,如到国外或外地旅游;或是肛门有疼痛性疾病、习惯性使用泻药、习惯性灌肠,都会影响肠黏膜,造成人不能规律排便,导致便秘。
一些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动力不足也会导致便秘,因此久病体弱、长期卧床、营养不良、肥胖者或老人更容易便秘。此外,已经明确会导致便秘的疾病还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低钾血症、慢性铅中毒、尿毒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门脉高压症等。
一些精神和心理因素也被证明和便秘有关,如精神性厌食、忧郁症、抑郁、焦虑、强迫观念及行为、精神分裂症等,减肥过度吃得太少的人也容易便秘。还有一些药物也会引起便秘,如吗啡、颠茄、各种钙片、抗高血压药、抗抑郁药、肌肉松弛剂等。
除了上述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衰老导致的各种问题,老人随着年龄增长各种机能减退,如食量和体力活动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量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参与排便的肌肉张力低下,都导致对排便的推力不够,引起慢性便秘。老人容易患上的慢性疾病也和便秘直接相关,如糖尿病、肠道肿瘤、营养不良、长期卧床等。
养成规律根治便秘
一旦出现便秘尤其是老人便秘,张泰昌建议,老年人可以先自我调整。如果原因不清楚,应及早去医院检查,明确便秘原因,可以查查便常规,有必要的还要做结肠镜检查等,除外一些严重的情况。
在选择服用泻药时,专家提醒,服药要从小剂量开始,尽量减少用药次数,最好晚上服用泻药,通便药最好几种交替使用,别老使用同一种药物,否则会影响使用效果。专家还强调,药物种类的选择、剂量和使用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除了药物治疗外,对于长时间便秘患者,目前医学上还可以使用肠道水疗机帮助患者解决便秘问题。而对于顽固性便秘,可考虑手术,但通过手术治疗的目前比较少。
要预防便秘,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管住自己的嘴”,多吃一些有利排便的食物,如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多吃含麦麸多的粗制面粉、糙大米、玉米、燕麦、大豆、薯类,还要多吃水果和蔬菜,重视足量饮水,如早晨起来喝杯白开水对改善便秘有好处,平常也要注意主动多喝水。尤其老人每天多喝水,不但对预防便秘有好处,而且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也很有好处。
专家指出,人往往不能想排便就排便,养成规律则有利于排便及预防便秘。专家建议人们每天在差不多的时间去排便。鉴于大肠的运动常在晨起和餐后出现,因此最好在早晨起床后或早餐后主动去排便,以形成条件反射;如果习惯晚上排便,最好在晚饭后。千万不能无故拖延大便时间,不要因为有些事情人为地控制排便感,以免排便反射减弱,引发便秘。
总之,多动对于预防便秘是很有好处的,要调整生活节奏,工作应适度,劳逸结合,避免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要增加运动, 根据自身状况适量运动,如深呼吸、腹部运动、转腰屈腿、走步、跑步、打太极拳等。如果做上述活动困难的,可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及腹部按摩,即起床前及睡前用两手依顺时针方向,即肠管正向蠕动方向推揉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