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再添新病例。据湖南省卫生厅1月19日通报,湖南省日前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16岁男性患者吴某某,于1月8日在贵州发病,1月16日转入湖南省怀化市住院治疗。这是我国连日来第三起确诊的禽流感病例。山东省卫生厅1月18日通报,山东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27岁女性患者张某死亡。1月17日,山西省卫生厅通报,山西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2岁女性患儿彭某病情危重。更早前的1月6日,北京市卫生局曾通报一例人禽流感死亡病例。
人禽流感病例续发,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已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卫生部、农业部也明确要求各地加强禽流感疫情监测工作,切实做好免疫工作。那么作为个人,该如何做好防控措施呢?有关专家提醒,尽管人禽流感病例目前仍属于偶发个例,但由于冬季处于禽流感病毒活跃的季节,加之春节将至,畜禽产品消费升温,禽流感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个人需做好四项防范措施,严防人禽流感的突袭。
高度警惕家禽和鸟类 接触、购买和宰杀都要小心
据健康疾控专家介绍,禽流感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鸭和鹅等水禽也易感染。此外,鸟类也是禽流感病毒携带者,目前发现可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鸟类达88种,包括燕八哥、麻雀、乌鸦、寒鸦、鸽、燕子、石鸡等常见鸟类。人如果接触受病毒感染的禽类、鸟类及其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尸体等,均可能被感染。
专家提醒,个人特别是儿童应尽量避免触摸活的鸡、鸭等家禽,不要随便触摸、喂饲外来的白鸽或野鸟等,因职业关系必须接触者,工作期间应戴口罩、穿工作服。同时,个人也不要随便接触或食用已经死亡的禽类,不购买事先宰杀好的禽肉,尽量选购活的禽类现场宰杀,个人如自己宰杀家禽,应穿戴好防护衣物,戴上口罩,并在宰杀后洗手和彻底消毒;在野外发现死亡的鸟类,不要随便触摸尸体,也不要把羽毛带回家收藏。所有接触过禽鸟或其粪便、羽毛、唾液、血液、尸体的人,均应立刻彻底清洗双手。
不吃未煮熟的家禽和鸡蛋 加工和保存应生熟分开
预防禽流感,高温烹制禽肉可有效防止“病从口入”。专家表示,禽流感病毒一般不能在70度以上生存,一般家庭常用的加热烹制方法都可以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能力。家禽肉蛋经过高温蒸煮后再食用,可大大降低被感染风险。
专家提醒,为保险起见,个人进食的禽肉、蛋类应彻底煮熟。半生不熟的禽类菜肴(如白斩鸡等),生鸡蛋、半熟鸡蛋,五六分熟的鸡排和鸡鸭血、鸡鸭肉火锅等,都应尽量不吃。同时,加工、保存家禽肉蛋等食物时应注意生、熟分开,如切过生肉的案板和刀不能再去切熟食,生肉和熟食应包装好分别存放,否则熟食就容易沾染生肉上的病菌,直接入口。
全面加强防控意识 重视环境和个人卫生
由于禽流感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因此预防禽流感,个人除了应做好与禽类、鸟类直接相关的防护措施,更应全面加强防控意识,重视环境和个人卫生。
专家提醒,禽流感病毒在空气中传播较快,个人平时应保持室内清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并注意生活用具、餐饮用具的消毒处理,饲养家禽或鸟类者,更应特别重视笼舍清洁,并定时消毒;同时,个人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少去菜场等家禽密集的场所,如果出入这些场所,可考虑戴口罩;此外,个人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吃东西前或从公共场所回家后一定要洗手。
提高机体免疫力 多管齐下增强体质
预防禽流感的另一关键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专家强调,对抗禽流感和防范其他病毒一样,离不开良好的机体免疫力,健康的体质,能降低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专家提醒,冬季本来就是流感病毒高发季节,为预防感染禽流感病毒,个人平时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能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和药物,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此外可服用医生推荐的预防方剂或汤水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感染各种病毒的可能性。
当前禽流感防治形势较为严峻,但个人只要做好相关防控措施,就能有效防范,远离禽流感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