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卫生部已经启动了国内首个肝脏移植患者登记系统(CLTR:China Liver Transplant Registry),标志我国器官移植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正在稳步进行,并取得初步的成果。
自愿登记升级为强制登记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肝移植大国,手术量超过1万例。目前我国器官移植工作最大的难点就是法规与管理体系的建设。规范器官移植工作包括建设科学注册体系和行政注册体系。
CLTR成立于2005年2月,在卫生部支持下,由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和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组织设计实施的一个科学注册系统。该系统由香港大学外科学系首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上达负责,他本人曾在1996年领导团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手术,在世界移植界享有盛名。
CLTR成立之初为科学注册体系,患者手术和术后信息由参与的会员中心自愿登记,主要是用于科学研究和分析中国的肝移植水平。据范上达院士介绍,截至2008年6月,CLTR已经收集超过12,000例国内肝脏移植患者数据,成为仅次于美国移植受体科学注册(SRTR)和欧洲肝脏移植注册(ELTR)的世界第三大肝脏移植数据库。同时,CLTR在单个患者的参数量上超过了美国和欧洲的两个数据库,位居世界第一。参与CLTR的中心也由最初的21家中心增加到了61家。
2008年5月,CLTR正式得到卫生部的授权,将进一步覆盖全国80所国家准入的肝移植中心。“所有肝移植中心的所有手术都必须在CLTR中注册登记,否则将取消该中心的肝移植手术资格,摘除中心牌照。”黄洁夫这一解释表明,CLRT已由科学自愿登记升级为行政强制登记,成为中国肝脏移植的规划管理系统,全国所有的肝脏移植中心必须遵照国家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将所有的肝脏移植患者资料及时上传到CLTR。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肝脏和肾脏两个注册系统,卫生部还将进一步完善其他人体器官移植科学登记系统。同时我国也正在制定人体器官移植患者排序和人体器官分配原则。
我国肝移植水平接近国际
CLRT已连续3年发布全国肝移植的分析报告,逐渐勾勒出了中国的肝移植情况,通过数据表明中国的肝脏移植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标准,活体移植数量逐步上升。目前中国的肝移植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78.5%,术后5年生存率为56%。1995年~2006年活体移植总例数为703例,2007年达到407例,2008年1~6月完成了143例。
在现代外科历史上,肝脏移植是对术后随访要求最高的手术,能否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对很多患者来说生死攸关。因此,术后随访的质量与效率对于肝移植受体患者能否长期生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樊嘉教授指出:通过CLTR的全国性强制注册登记,以往术后随访零星、被动的局面将得到扭转改变。在样本完整的情况下,各地移植中心的医生可以根据CLTR记录的肝脏移植手术的数量、存活率、病人等情况,展开积极主动的、系统的患者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保障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肝脏移植中国标准在建中
中国的肝移植手术在受体方面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着显著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肝脏移植手术具有“中国特色”。CLTR显示:中国肝移植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超过50%,移植受体中50%是肝癌患者,接受移植的肝癌患者中50%是中晚期肝癌患者。另外,乙肝患者达到肝移植患者中的75%,而美国这一比例仅为3.2%。
在目前被认为是世界标准的“米兰标准”中,基本上不对肝癌晚期患者实施肝移植手术,因此,中国这个肝病大国的实际国情决定了中国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同时,需要探索和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标准,包括肝癌肝移植的选择标准、肝移植的中国标准等等。
现阶段在一些附属医院和地区已出现建立各自标准的现象,比如上海的复旦院系标准、同济院系标准及杭州标准等。范上达院士指出,在CLTR的基础上,各个标准可以进行效果对比等研究,逐步融合形成一套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