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第一次接触避孕套是合适的?
学术交流会上一性学教授发表激烈言论
说现在教学生怎样使用避孕套会刺激孩子们提前发生性行为
上周五,浙江省性学会召开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请来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朱琪教授做讲座,讲的是当前性健康的热点问题之一———青少年性教育。
现在有两种性教育模式,一种重视性道德教育,明确教育和指导青少年拒绝婚前性行为;另一种强调避孕和预防性病艾滋病,对要不要发生婚前性教育采取中立态度,让孩子自己决定。到底哪一种模式好,学术界一直在争论。
朱琪教授是坚决的“性道德教育派”,一篇阐明观点的《艾滋病时代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论文洋洋洒洒写了7页。我们一起来看看朱琪教授的论据,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瑞典孩子第一次性行为年龄下降3岁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性教育的国家。1956年起在中学强制推行性教育,主要是性知识教育。结果1960-1965年,少女怀孕增加60%,青少年性病患者也迅速增多。短短几年,青少年第一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从18-19岁下降到16岁。目前16岁以上青少年100%有性行为,50%成年人不结婚,50%的宝宝是未婚生育。
美国上世纪60年代开始性教育后,根据1991年美国人口统计中心的资料,两性初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男性为15.7岁,女性为16.2岁;到18岁时,86%的男性、62%的女性不再是童男处女。而开展性教育前,大多数美国人都要等到结婚后才有第一次性行为。
美国改了性教育政策
1996年8月22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一项新的社会福利改革法案,实施禁欲教育是其中重要条款。现在,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性纯洁教育在美国各州广泛开展,“惟有禁欲”性教育项目明确指导青少年不要有婚前性行为,因为这样有害身心健康,避孕套和避孕药也都靠不住。性教育的教材内容也不提及避孕套,除非是为了说明它的缺陷。此前美国的性教育是突出安全性行为,告诉青少年,使用避孕套既可避孕又可防止性病艾滋病。
为啥要改?朱琪教授分析了两点。一是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少女怀孕增多,性病和艾滋病疫情日趋恶化,因性自由而引起的家庭解体还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二是避孕套不可靠。根据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调查,使用避孕套以后,女性把淋病传染给男性的风险可降低49-100%,但不能防止男性传染给女性;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可降低85%。朱琪教授特别在括号里注上一句话:请注意,15%的失败风险对于致命性传染性疾病来说是巨大的不安全!
就像上了物理化学课后要做实验,学习使用避孕套也是一样
朱琪教授认为,青少年有强烈的求知欲,还有更强烈的性本能欲望,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强烈的性冲动。如果没有良好而有效的性道德教育配合,许多青少年就想去尝试,“正如一位中学生说的,理论联系实际,上了物理化学课后就要做实验,学习使用避孕套也是一样。”
“安全套教育”从心理上解除了青少年对怀孕和艾滋病、性病的畏惧;而且这些教育在学校里进行,学生会以为学校并不反对他们发生性行为,只要能做到使用避孕套防止怀孕和性病艾滋病就是“安全性行为”,就符合学校要求。从而也消除了对学校处分的顾虑;这种学校教育还使学生有了理直气壮拒绝父母不同意婚前性行为的理由。三个惧怕因素一旦消失,青少年便从心理上获得了尝试性行为的自由。
婚前禁欲以前能做到,现在也能做到
朱琪教授主张的性道德教育,是要理直气壮地提倡性道德,旗帜鲜明地反对性自由,明正言顺地以确切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告诉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应该做到不要有婚前或婚外性行为,而不是模棱两可地说应避免婚前或婚外性行为。他认为,以前的青少年能够做到婚前禁欲,只要社会有此要求,现在的青少年也一定做得到。
非洲国家中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乌干达,1991年开始“贞洁、忠诚、预防艾滋病”运动时,妇科诊所就诊的15-19岁少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38%,1998年下降为7.3%;成人感染率1999年降至8.3%,2001年下降至5%。
浙江省性学会秘书长许毅教授眼中最理想的模式是,性道德和性知识教育结合,因人而异。
那么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杭州孩子的性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一开始是让孩子认识性别,知道自己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小学开始教孩子认识男女生的区别,最简单的比如男孩子要站着小便,女孩子则是蹲着;青春期性教育是初中开始。几位中学教性健康知识的老师说了他们是怎么上课的。
初中
孩子太小,不讲避孕
青春中学郭俊杰老师和杭十五中俞婷婷老师是一个反应:初中的孩子似乎不会因为了解了一些性知识格外兴奋。郭老师说,课程里没有单纯性教育,而是放在预防艾滋病的章节里,说到如何预防时会告诉大家要使用安全套;郭老师说,初中时不给孩子讲避孕,因为他们还不到那个年龄层次,讲得一知半解反而不好。
高中
老师发问卷确定讲课内容
学生家长都没意见
高中性教育属于“人与社会”的课程,一般每星期一节课,上一学年。听说杭十四中徐元老师上课非常直白,同校一位已婚男老师这么介绍他:“上课就是讲生理结构,卫生保健,告诉大家孩子从哪里来的,教育大家男女生交往要负责,有时还配图。我听得脸都红了,以前我上高中的时候,都是男女生分开,看看模型就算了,哪里讲得这么清楚。学生一开始也很羞涩,还有人说恶心,不过老师讲得坦然,孩子听着听着也自然了。”
徐元老师教这门课快三年了。他经常给学生发问卷,问大家对什么内容最感兴趣,几乎填上来都是“性知识”,还有学生要求“越详细越好”。“男女生要不要分开上”的问题,很少有人表示想分开上课。另一个让徐老师感觉变化很大的是,“你从哪里获得性知识”这个问题,他说:“前两届大多选的是网络,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老师和家长了。”
有没有人提出接受性教育以后会刺激性冲动?
徐老师说,这种情况还没碰到过,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从来没有异议。
至于大家评价的“直白”,徐老师很直白地说:“有些学生乱七八糟看一点,都是错的,当然要直截了当地纠正。”
女校
告诉学生真爱需要等待
人民职业学校九成以上是女生。教导副主任张莹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很讨厌老师要求他们做什么,所以学校并没有特别去讲避孕知识,而是强调一种生活态度,告诉她们爱是有礼仪的。
学校有一堂课,主题是“真爱需要等待”。课堂设置了一个故事,讲两个互有好感的男女生一同出游,晚上女生在房门口系了一根小草。张老师说:“我们会在课堂上放音乐,把课件做得唯美,然后让学生自己谈论,老师也和她们一起交流。总之,就是把课上得很美很美,这也符合这个年纪的女生追求唯美浪漫的心理吧!”